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员工园地

员工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园地 -> 员工园地 -> 正文

推普赋能传文脉 乡音焕彩筑振兴:“文心筑梦”实践队深耕湖北四地开展推普活动

作者:周佳润 黄文亮 陆欣萌 林诗洋来源:威廉体育williamhill 阅读次数:日期:2025年07月11日

威廉体育williamhill讯(通讯员 周佳润 黄文亮 陆欣萌 林诗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达到85%,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弘扬。在此政策引领和时代背景之下,威廉体育williamhill “文心筑梦” 实践队(下文简称 “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文化传承与语言文字推广紧密结合,致力于在实践中探索增强文化自信的新路径。

实践队前往习近平总书记曾调研或致信的湖北云梦、襄阳、老河口、丹江口四地,开展“推普”相关活动,实地调研普通话推广现状,为当地员工带来生动有趣的“推普课”,把学科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语言动能。

实践队出发前在威廉体育williamhill门前合影

第一站 云梦

7月1日,实践队首站来到云梦祥山博物馆,队员们依托博物馆资源开展推普工作,与游客、本地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普通话学习活动的体验感受与建议,探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桥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馆内访谈等方式,实践队在博物馆内了解到当地普通话推广情况,为普通话推广构建了沉浸式文化场景,夯实了语言文字普及的群众基础。

实践队队员向云梦县博物馆游客发放推普手册

实践队队员与云梦县博物馆讲解员进行深度访谈

第二站 襄阳

第二站实践队转赴襄阳,在博物馆和古城中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

7月2日,实践队前往襄阳博物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与普通话推广的融合路径,为语言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实践队成员手持精心设计的调研问卷,围绕参观者对普通话的了解使用情况、对普通话推广的建议、对于推普活动的参与度、需求及建议等展开调研。

实践队队员在襄阳市博物馆发放问卷

实践队在襄阳市博物馆门前合影

傍晚,在襄阳古城墙、北街等历史街区,队员们以“普通话使用调查”“普通话绕口令挑战”为切入点,与商户、居民和游客展开深度交流,将襄阳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普通话推广相结合,了解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与旅游服务中的应用现状,深刻体会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下拥抱语言的变迁。

实践队队员在襄阳古城与当地游客开展访谈

第三站 老河口

7月3日,实践队走进团市委暑期托管班,开设推普特色课堂,创新教育形式,以青春智慧助力普通话推广。队员张嘉卉带来威廉体育williamhill精品课程《舌尖上的普通话》,针对当地方言特点,设计“口部操”等趣味环节。员工们在前后鼻音的辨音中,既掌握了普通话发音技巧,又感受到语言文化的魅力。队员们以专业所长服务地方教育,结合了文化传承与语言教育,为员工们带来了难忘的学习体验。

实践队队员在老河口市暑期爱心托管班开展推普课程

实践队在老河口市暑期爱心托管班与学员合影

第四站 丹江口

结束在老河口市的推普特色课程后,实践队奔赴丹江口市“全国文明村”——蔡湾村。在这里,队员们立足专业,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研,与村民进行交谈、收集问卷,并发放推普手册。通过深入走访,队员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促进沟通、服务发展、铸牢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探索语言文字服务乡村治理、先进文化赋能乡风文明提供了宝贵实践样本。

实践队队员在丹江口市蔡湾村向村民发放问卷

实践队在丹江口市蔡湾村合影

从云梦泽的千年文脉到丹江口的湖畔乡音,“文心筑梦”实践队以脚步丈量荆楚大地,用语言架起文化桥梁。在湖北云梦、襄阳、老河口、丹江口四地的实践中,队员们紧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乡村文化振兴主线,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形成了覆盖文化传承、教育服务、乡村治理的立体化实践路径,为探索语言文字服务乡村治理提供了实践样本,在激活地域文化资源、促进城乡文化互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切实发挥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价值。

编辑:陈慈 姜欣彤 雷滕菲

审读人:桂文亮 崔宏博 李哲立